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一板一眼
释义
一板一眼
注音ㄧ ㄅㄢˇ ㄧ ㄧㄢˇ拼音yī bǎn yī yǎn關聯:一板三眼
【釋義】「一板一眼」之「一」,典源作「三」。「板」、「眼」則都指中國劇曲中的節拍,每一小節中以檀板敲擊的強拍為「板」,以簽敲鼓按拍的次強拍和弱拍為「眼」。「一板三眼」指一小節中有四拍的音樂節奏,「一板一眼」則指一小節有二拍。※語或本《糊塗世界・卷六》。後用「一板一眼」比喻人言行謹守法規,有條有理。
【典源】▶ ※《糊塗世界・卷六》如今的時勢,就是孔聖人活過來,一板三眼的去做,也不過是個書呆子罷了。  ① 孔聖人:孔丘(西元前551∼前479)字仲尼,春秋魯人。生有聖德,學無常師,相傳曾問禮於老聃,學樂於萇弘,學琴於師襄。初仕魯,為司寇,攝行相事,魯國大治。後周遊列國十三年,不見用,年六十八,返魯,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。有弟子三千,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,開平民教育先河,後世尊為「至聖先師」。亦稱為「孔子」。② 一板三眼:指一小節中有四拍的音樂節奏,節拍清楚,比喻人言行謹守法規。板、眼,傳統戲曲中表示音樂的節拍名稱,每一小節中以檀板敲擊的強拍為「板」,以簽敲鼓按拍的次強拍和弱拍為「眼」。
【典故】「一板一眼」原或作「一板三眼」。「一板一眼」是從戲曲音樂演變出來的成語。板和眼是傳統戲曲中表示音樂的節拍名稱。在每一小節中以檀板敲擊的強拍為「板」;以簽敲鼓按拍的次強拍和弱拍為「眼」。簡單來說,一板和一眼都是一小節的一拍。戲曲之板眼可分「一板三眼」和「一板一眼」。「一板三眼」以四拍為一小節,第一拍敲檀板一記,稱為「板」,後面三拍各敲一記鼓,則稱為「眼」。「一板一眼」以二拍為一小節,第一拍敲板,第二拍敲鼓。所以無論「一板三眼」或「一板一眼」都有節拍清楚的意思,可用來比喻人言行謹守法規,有條有理。如清代吳趼人的《糊塗世界・卷六》:「如今的時勢,就是孔聖人活過來,一板三眼的去做,也不過是個書呆子罷了。」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,晚清的環境,人人講關係,走門路,如果孔子再世,還用他那一套仁義道德,一板一眼地只會讀書,終究也只能當一個書呆子而已。在今天的用法上,「一板一眼」較為常用。如:「他這個人做事向來一板一眼的,你擔任祕書,千萬馬虎不得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人言行謹守法規,有條有理。  用在「仔細嚴謹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就是這種一板一眼的個性,你別再逗他了!② 他的為人除了做事一板一眼外,絕對是位謙謙君子。③ 這是公家的事,我當然要一板一眼,沒什麼彈性可說。④ 他無論做什麼事都按照規定一板一眼的,絕不馬虎塞責。⑤ 拜託你在這件事情上面不要如此一板一眼,能給點通融。⑥ 他這個人向來一板一眼的,跟著他做事,你可千萬馬虎不得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17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