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臨渴掘井
释义
臨渴掘井
注音ㄌㄧㄣˊ ㄎㄜˇ ㄐㄩㄝˊ ㄐㄧㄥˇ拼音lín kě jué jǐng近義:江心補漏、鬥而鑄錐、臨陣磨槍反義:未雨綢繆、曲突徙薪、有備無患、防患未然關聯:渴而穿井、臨噎掘井、臨渴穿井、臨渴之掘
【釋義】等到口渴時才挖井取水。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,為時已晚。#語本《黃帝內經素問・卷一・四氣調神大論》。△「臨陣磨槍」
【典源】▶ #《黃帝內經素問・卷一・四氣調神大論》夫病已成而後藥之,亂已成而後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鬥而鑄錐,不亦晚乎!  ① 典故或見於《晏子春秋・內篇・雜上》。② 藥:投藥治療。③ 鬥而鑄錐:要打仗了才鑄造兵器。比喻時機已喪失。錐,音ㄓㄨㄟ,本是尖形鐵器,此指兵器。  ▶ 《晏子春秋・內篇・雜上》晏子對曰:「不然。夫愚者多悔,不肖者自賢。溺者不問隊,迷者不問路;溺而後問隊,迷而後問路,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,臨噎而遽掘井,雖速亦無及已。」
【典故】「臨渴掘井」原作「渴而穿井」。《黃帝內經》共十八卷,內容包括《黃帝內經素問》、《靈樞經》兩部分。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,也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。這篇〈四氣調神大論〉記載:強調人應依據四時陰陽調整作息以養生的重要性,闡明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,順應節氣就不會生重病,是養生的方法,如果等到病根生成才治療,亂象已成才治理疏通,就像口渴了才挖井取水,要打仗了才鑄造兵器,這樣豈不是太晚了!後來「臨渴掘井」這句成語,就從原文中的「渴而穿井」演變而來,用來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,為時已晚。另外在《晏子春秋・內篇・雜上》也記載一則故事:春秋魯昭公逃離自己的國家投奔齊國,齊景公問他原因時,他說:「我因為不懂得任用賢德忠心的人,又聽不進諫言,導致身邊都是奸佞小人,沒有人可以輔佐我,因此失去政權。」景公聽了問晏子:「如果幫助魯昭公回去魯國,他會成為賢明的國君嗎?」晏子回答說:「不會。溺水後才探水路,迷路後才向人問路,就像是面臨災難才趕緊鑄造兵器,被噎著了才趕緊挖井取水,雖然緊急採取行動但是已經來不及了!」「噎」指食物塞住咽喉,氣透不過來。如果把噎改成渴,意思就會更明白。
【書證】① 《太平經・卷七二・不用大言無效訣》:「行復為子說一事:今人掘井,所以備渴飲也,居當近水泉,所以備渴也;臨渴且死,乃掘井索水,何及得也,已窮矣。」② 明・楊勝柔《玉環記・第二四齣》:「我是個風流提領,慣要游山玩景,只因沒了夫人,怎捱得冬天腳冷?夜來叫屈連天,恨不得臨渴掘井,使了千錢萬錢,不得親事完整。」③ 《封神演義・第三五回》:「一著空虛百著空,臨渴掘井,悔之何及!」④ 《喻世明言・卷三九・汪信之一死救全家》:「這樞密院官都是怕事的,只曉得臨渴掘井,那會得未焚徙薪?」⑤ 《隋唐演義・第八回》:「如今弄得衣衫襤褸,鵠面鳩形一般,卻去拜他,豈不是遲了!正是臨渴掘井,悔之無及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,為時已晚,無濟於事。  用在「臨事行動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種臨渴掘井的作法,怎麼能周全呢?② 與其迫在眉睫才臨渴掘井,不如早點準備,免得慌亂。③ 勸你們與其臨渴掘井,不如未雨綢繆,以免後悔來不及。④ 暴雨來了才要修堤,鄉公所還真是臨渴掘井,怎麼來得及?⑤ 平時不重視人才養成,到現在才來瞎抓,無異於臨渴掘井。⑥ 與其臨渴掘井,亂成一團,不如早作準備,可以按部就班慢慢來。⑦ 資料得靠平日累積,素養得靠平日修練,臨渴掘井如何成就好文章?
【辨似】  「臨渴掘井」及「臨陣磨槍」都有不事先準備,臨時才想辦法的意思。  「臨渴掘井」用在自己意識到事情緊迫的狀況;「臨陣磨槍」則用於事到臨頭必須立即去做的狀況。
臨渴掘井臨陣磨槍辨似例句
暴雨來了才要修堤,鄉公所還真是~,怎麼來得及?
他每次到了考前才要~,難怪考得不好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4:34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