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胸無點墨
释义
胸無點墨
注音ㄒㄩㄥ ㄨˊ ㄉㄧㄢˇ ㄇㄛˋ拼音xiōng wú diǎn mò近義:不學無術、不識之無、目不識丁、腹笥甚窘反義:博學多才、滿腹經綸、滿腹珠璣、學富五車關聯:胸中無墨、腹無點墨
【釋義】胸中沒有一滴墨水。#典出《新唐書・卷二〇一・文藝列傳上・王勃》。比喻人毫無學識。△「不學無術」、「目不識丁」
【典源】▶ #《新唐書・卷二〇一・文藝列傳上・王勃》王勃字子安,絳州龍門人。六歲善文辭,九歲得顏師古注《漢書》讀之,作《指瑕》以擿其失。……初,道出鍾陵,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,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,因出紙筆遍請客,莫敢當,至勃,汎然不辭。都督怒,起更衣,遣吏伺其文輒報。一再報,語益奇,乃矍然曰:「天才也!」請遂成文,極歡罷。屬文,初不精思,先磨墨數升,則酣飲,引被覆面臥,及寤,援筆成篇,不易一字,時人謂勃為腹稿。尤喜著書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宋・吳子良《林下偶談・卷一・飲墨》。② 勃:王勃(西元650∼675),字子安,唐龍門人。曾任沛王府修撰,為初唐四傑之一。屬文綺麗,構思無滯,詞情英邁,所作〈滕王閣序〉,為世所稱。③ 酣飲:暢飲。酣,音ㄏㄢ,暢快、盡興。  ▶ 宋・吳子良《林下偶談・卷一・飲墨》俚俗謂不能文者為胸中無墨,蓋亦有據。《通典》載:「北齊策秀才,書有濫劣者,飲墨水一升」。東坡〈監試呈諸試官〉云:「麻衣如再著,墨水真可飲。」山谷〈次韻楊明叔〉云:「睥睨紈褲兒,可飲三斗墨。」又〈題子瞻畫竹石〉云:「東坡老人翰林翁,醉時吐出胸中墨。」唐王勃屬文,初不精思,先磨墨汁數升。酣飲,引被覆面臥;及寤,援筆成篇,不改一字,人謂勃為腹稿。
【典故】王勃,唐代詩人,字子安,絳州龍門人。與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以詩文齊名,並稱「王楊盧駱」,亦稱「初唐四傑」。據說他在寫文章前,不先構思,只是先磨幾升墨水,一下子把它們喝個精光,然後拉起被子呼呼大睡。睡醒後,拿起筆來就開始寫,不一會兒就能寫出一篇文情並茂的好文章。當時的人都說,他肚子裡好像有寫好的文章,隨時可以拿出來。後來從反面立義,稱不能寫好文章、缺少文才的人為「胸中無墨」。如唐代杜佑《通典》所說的:「俚俗謂不能文者為胸中無墨。」亦轉而演變成「胸無點墨」這句成語,比喻人毫無學識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葉秉敬《遒徇編》:「倒掛胸中無點墨,不識字人宜爾;惟讀書人亦然,真是黃金窟中一片寒骨。」② 《隋唐演義・第一七回》:「惠及是他最小兒子,倚著門廕,少不得做了官。目不識丁,胸無點墨。」③ 清・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・卷中》:「鄉曲塾師,儘有胸無點墨,識字甚寡,茫然於訓詁句讀,而踞坐皋比者。」④ 清・李伯元《南亭筆記・卷三》:「江陰是鏡號明我,即小說《儒林外史》中之權勿用,其人胸無點墨,好自矜夸。」⑤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二二回》:「因為市上的書賈,都是胸無點墨的,只知道什麼書銷場好,利錢深,卻不知什麼書是有用的,什麼書是無用的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人毫無學識。  用在「才識淺薄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種財大氣粗、胸無點墨的人,最令人生厭。② 這篇文章絕非是他那種胸無點墨的人寫得出來的。③ 且讓我這個胸無點墨、不識字的白丁來教你怎麼升火吧!④ 我不知你為何會跟這種不學無術、胸無點墨之徒混在一起?⑤ 這副對聯的作者胸藏丘壑,豈是胸無點墨的俗夫所可比擬?⑥ 哪知他胸無點墨,雖然急得滿頭大汗,這下聯是怎樣也對不出來。⑦ 他明明是胸無點墨,卻硬要附會風雅,才會寫出這種不知所云的詩來。⑧ 此時他恨不得用盡最美麗的詞句來形容她,只可惜胸無點墨,一句也蹦不出來!
【辨似】  「胸無點墨」及「不學無術」都有沒有學問的意思。  「胸無點墨」側重於學養程度低,無法做適切的表達;「不學無術」則側重於未經學習而沒有能力本領。
胸無點墨不學無術辨似例句
此時他恨不得用盡最美麗的詞句來形容她,只可惜~,一句也蹦不出來!
他雖然有心振衰起弊,只可惜平日~,臨到用時,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。
  「胸無點墨」及「目不識丁」都有知識水準低落的意思。  「胸無點墨」側重於學養程度低,無法做適切的表達;「目不識丁」側重於一字不識,毫無學養。
胸無點墨目不識丁辨似例句
他明明是~,卻硬要附會風雅,才會寫出這種不知所云的詩來。
他~,你寫字條給他有什麼用?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14: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