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胡作非為
释义
胡作非為
注音ㄏㄨˊ ㄗㄨㄛˋ ㄈㄟ ㄨㄟˊ拼音hú zuò fēi wéi近義:為非作歹反義:安分守己、循規蹈矩關聯:慣作非為、亂作胡為、妄作胡為、胡為亂做、胡作亂為
【釋義】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。語本《舊五代史・卷一〇六・漢書・張瓘傳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舊五代史・卷一〇六・漢書・張瓘列傳》張瓘,同州車渡村人,故太原監軍使承業之猶子也。承業,唐書有傳。唐天祐中,承業佐唐武皇、莊宗有功,甚見委遇,瓘聞之,與昆仲五人,自故里奔于太原,莊宗皆任用之。瓘,天祐十三年補麟州刺史。承業治家嚴毅,小過無所容恕,一姪為磁州副使,以其殺河西賣羊客,承業立捕斬之。常誡瓘等曰:「汝車渡村百姓劉開道下賊,慣作非為,今須改行,若故態不除,死無日矣。」故瓘所至不敢誅求。晉天褔中,為密州刺史,秩滿入居環衛。乾祐三年夏,卒於官。輟視朝一日。  ① 劉開道下賊:此句疑有脫文。疑意為張承業謂張瓘過去曾跟從劉開道作賊。② 故態:舊日或平常的舉止狀態。③ 無日:沒有一定的日子。指隨時都有可能。
【典故】「胡作非為」原作「慣作非為」。張瓘(?∼西元950),五代時同州車渡村人,張承業姪子。張承業事後唐莊宗,甚得寵信,於是張瓘前去投靠他,亦受到莊宗重用,被任為麟州刺史。張承業治家甚嚴,有一個任磁州副使的姪子犯了殺人罪,他毫不包庇,立刻加以捕捉處死。張承業知道張瓘年少時曾誤入歧途,跟隨劉開道作賊,於是勸誡他:「你年輕的時候不顧法紀,任意妄為,今日必須痛改前非。如果你不肯改過向善,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。」後來「胡作非為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歧路燈・第六五回》:「夏逢若道:『委的沒有賭博,小的是經過老爺教訓過的,再不敢胡作非為。』」② 《鏡花緣・第一二回》:「或誣其女不聽教訓,或誣其兒忤逆晚娘,或誣好吃懶做,或誣胡作非為,甚至誣男近於偷盜,誣女事涉奸淫。種種陷害,此等弱女幼兒,從何分辯?」③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二回》:「要是這樣的頑法,這豈不是拿著國家有用的帑項錢糧,來供大家的養家肥己、胡作非為麼?」④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二一回》:「你我枉算英雄好漢,從小時就不聽父母教訓,不讀書,不務正,肩不能挑擔,手不能提籃,胡作非為,以至流為強盜。」
【用法】  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蠻橫胡為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警察找到他胡作非為的證據,立刻將他移送法辦。② 這些流氓到處殺人搶劫,真是胡作非為,無法無天。③ 這些貪官汙吏私吞國家賑災的錢糧,簡直是胡作非為!④ 許多人逞一時之勇胡作非為,難免鑄成大錯,後悔莫及。⑤ 這些不法分子經常在這一帶胡作非為,當地民眾實在不堪其擾!⑥ 「自由」之名動輒被有心人士用來胡作非為,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0:09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