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聞雞起舞
释义
聞雞起舞
注音ㄨㄣˊ ㄐㄧ ㄑㄧˇ ㄨˇ拼音wén jī qǐ wǔ近義:奮發圖強關聯:雞鳴起舞、聞雞舞
【釋義】一聽到雞啼聲,立即起床操練武藝。典出《晉書・卷六二・祖逖列傳》。後用「聞雞起舞」比喻把握時機,及時奮起行動。
【典源】▶ 《晉書・卷六二・祖逖列傳》祖逖,字士稚,范陽遒人也。世吏二千石,為北州舊姓。父武,晉王掾、上谷太守。逖少孤,兄弟六人。兄該、納等並開爽有才幹。逖性豁蕩,不修儀檢,年十四五猶未知書,諸兄每憂之。然輕財好俠,慷慨有節尚,每至田舍,輒稱兄意,散穀帛以賙貧乏,鄉黨宗族以是重之。後乃博覽書記,該涉古今,往來京師,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。僑居陽平。年二十四,陽平辟察孝廉,司隸再辟舉秀才,皆不行。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,情好綢繆,共被同寢。中夜聞荒雞鳴,蹴琨覺曰:「此非惡聲也。」因起舞。逖、琨並有英氣,每語世事,或中宵起坐,相謂曰:「若四海鼎沸,豪傑並起,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。」  ① 司空:古代官名。周時有冬官大司空,為六卿之一,掌水土營建之事。秦無司空,置御史大夫。漢初沿置,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。後多有更名,或稱御史大夫,或稱司空,至明始廢。② 劉琨:西元270∼318,字越石,晉魏昌人。惠帝時以功封廣武侯,元帝拜為侍中太尉。劉琨忠於晉室,負重望,為段匹磾所忌被殺。③ 司州:晉代地名,統有河東等十二郡,地約在今河南省及山西省西南部。④ 主簿:為漢代以來通用的官名,主管文書簿籍。⑤ 綢繆:緊密纏繞,形容親密。⑥ 蹴:音ㄘㄨˋ,踢。
【典故】據《晉書・卷六二・祖逖列傳》載,晉代的祖逖,性格豪邁,為人俠義。當時國家情勢內憂外患,祖逖立志要為國家盡力,平定動亂。他與好朋友劉琨一起在司州任職,志向相同,兩人便住在一起,相互砥礪。有一回,祖逖在半夜時聽到雞啼聲,雖然天還沒亮,但他驚覺時間相當寶貴,應該好好把握,就踢醒睡在一旁劉琨說:「聽到雞叫聲了嗎?我們得趕快起床,把握時間練武吧!」於是兩人無懼夜裡的涼意,到院子裡舞劍鍛鍊身體,每天都不間斷,練就了一身好武藝。後來祖逖受到皇帝的賞識,被任命為大將軍,帶兵平定動亂,收復許多失土,一償報效國家的心願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聞雞起舞」,用來比喻把握時機,及時奮起行動。
【書證】① 《舊唐書・卷一二九・韓滉列傳》:「今見播逐,恐失人心,人心一搖,則有聞雞起舞者矣。」② 金・元好問〈木蘭花慢・對西山搖落〉詞:「不用聞雞起舞,且須乘月登樓。」③ 《醒世姻緣傳・第七回》:「今當邊報狎聞,羽書傍午,正忠貞薪膽之時,主憂臣辱之時;聞雞起舞,滅此朝食,正當其會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把握時機,及時奮起行動。  用在「勤奮積極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古人是聞雞起舞,他們是日上三竿,仍在床上。② 年輕人要效法聞雞起舞的精神,才能振奮抖擻。③ 為了考上學校,他決心聞雞起舞,每天早起苦讀。④ 從此以後,他聞雞起舞,改變了日晏仍眠的惡習。⑤ 為了學好英文,我將以聞雞起舞的精神,拚鬥到底。⑥ 富歲子弟多賴,正需要聞雞起舞的精神來惕勵他們。⑦ 看他的衝勁,就連聞雞起舞的祖逖也都要自嘆弗如了!⑧ 這位老將軍,從小就聞雞起舞,刻苦勵志,立志報效國家。⑨ 有同學聽「聞雞起舞」的故事竟打起瞌睡來,老師說:「朽木不可雕也。」⑩ 小華睡眼惺忪地跟老師說:「為了要學聞雞起舞,昨天一夜都沒敢睡著。」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37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