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懲前毖後
释义
懲前毖後
注音ㄔㄥˊ ㄑㄧㄢˊ ㄅㄧˋ ㄏㄡˋ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近義:前車之覆、後車之鑑、前事不忘、後事之師反義:重蹈覆轍關聯:毖後懲前
【釋義】以從前的過失為教訓,戒慎自己不再犯錯。語本《詩經・周頌・小毖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詩經・周頌・小毖》予其而毖後患。莫予荓蜂,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蟲,拚飛維鳥。未堪家多難,予又集于蓼。  ① 其:音ㄑㄧˊ,將。② 懲:音ㄔㄥˊ,警戒、教訓。③ 毖:音ㄅㄧˋ,謹慎於。④ 荓蜂:牽引扶持。比喻牽引人為惡。荓,音ㄆㄧㄥˊ⑤ 辛螫:蜂尾螫人的刺痛。比喻刑罰。螫,音ㄓㄜ,以針鉤刺。
【典故】《詩經》是最早的詩歌總集,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。〈小毖〉一詩寫周成王在管蔡、武庚之亂後,痛改前非,自我警惕的決心。成王為武王之子。周武王在弟弟周公的協助下打敗商紂,建立周朝,死後由年幼的成王即位,周公則繼續輔政。而武王的兩個堂兄弟管叔和蔡叔忌恨周公,並且覬覦王位,於是暗中勾結商紂的兒子武庚,到處散布消息,說周公意圖奪取王位。周成王聽到這個流言後,逐漸地對周公失去信任,周公為了避嫌,便主動求去。周公走後,管、蔡等人如魚得水般地進行種種叛亂,這時成王知道自己上了當,才趕緊又把周公召回。周公回來平息了叛亂,也對管、蔡等人做出懲處。事後,成王深切反省,並對眾臣說:「我一定會有所警惕,謹言慎行,避免再犯過錯。希望諸位臣子不要像管、蔡一樣,引我誤入歧途,否則我必然將施予嚴懲。」成王話中以「予其懲而毖後患」表示自己改過的決心,後來「懲前毖後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以從前的過失為教訓,戒慎自己不再犯錯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張居正〈答河道自湖計河漕書〉:「頃丹陽淺阻,當事諸公,畢智竭力,僅克有濟,懲前毖後,預為先事之圖可也。」② 《清史稿・卷一三一・兵志二》:「同治中興以後,疆臣列帥,懲前毖後,漸改練勇巡防之制。」③ 《清史稿・卷二五〇・馮溥列傳》:「若任胥吏侵盜,職掌謂何?請嚴定所司處分,懲前毖後。」
【用法】  以從前的過失為教訓,戒慎自己不再犯錯。  用在「記取教訓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做事時總要懲前毖後,才不會重蹈覆轍。② 刑罰的目的是懲前毖後,而非趕盡殺絕。③ 他這種懲前毖後的謹慎態度,值得我們多多學習。④ 錯誤不可隱瞞,一定要加以分析批判,以便懲前毖後。⑤ 我們要從錯誤的經驗中學習智慧,懲前毖後,以避免再犯。⑥ 對於犯錯誤的人,我們應該給予適當的懲罰,以便達到懲前毖後的目的。⑦ 這次的火災雖然沒有造成重大的損失,但是懲前毖後,以後對於火燭可不能大意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7:32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