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群策群力
释义
群策群力
注音ㄑㄩㄣˊ ㄘㄜˋ ㄑㄩㄣˊ ㄌㄧˋ拼音qún cè qún lì近義:同心協力、畢力同心、戮力同心反義:一意孤行、孤行己見、孤軍作戰、單打獨鬥、單槍匹馬、獨斷專行
【釋義】聚合眾人的智慧和能力。語本漢・揚雄《法言・重黎》。△「同心同德」、「同心協力」、「戮力同心」
【典源】▶ 漢・揚雄《法言・重黎》「有漢創業山南,發跡三秦,追項山東,故天下擅漢,天也。」「人?」曰:「兼才尚權,右計左數,動謹於時,人也。天不人不因,人不天不成。」或問:「楚敗垓下,方死,曰:『天也。』諒乎?」曰:「漢群策,群策屈群力。楚憝群策而自屈其力。屈人者克,自屈者負,天曷故焉?」  ① 楚:周成王封熊繹於楚,春秋時稱王,為戰國七雄之一,領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為秦所滅。後來楚人項羽起兵抗秦,大敗秦軍,自立為「西楚霸王」,以楚為號。此指項羽。② 垓下:漢代地名,在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,漢高祖圍項羽於此。垓,音ㄍㄞ③ 方:將也。④ 諒:相信。⑤ 漢:西元前206∼西元220,由漢高祖劉邦滅秦,並打敗項羽所創立。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,被曹丕篡位而亡,共歷時四百年之久。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,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,重建漢室,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「前漢」,以後為「後漢」。此指劉邦。⑥ 屈:音ㄐㄩㄝˊ,竭盡。⑦ 群策:眾人的計謀。⑧ 憝:音ㄉㄨㄟˋ,怨恨、憎惡。⑨ 克:戰勝、攻破。⑩ 負:失敗。⑪ 天曷故焉:和天命有什麼關係呢?曷,音ㄏㄜˊ,通「何」。
【典故】根據《史記・卷七・項羽本紀》的記載,秦朝滅亡之後,楚、漢爭奪天下,結果在垓下這個地方,劉邦的漢軍重挫了項羽的楚軍,之後項羽突破重圍逃到烏江,在烏江畔,他說:「天之亡我,我何渡為!」覺得沒有顏面回去見故鄉的父老,於是自刎而死。項羽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為天命所致,但漢朝的揚雄不贊同,他認為:「劉邦懂得運用眾人的計策和力量,因此可以得到天下;而項羽因為不能知人善任,剛愎自用,最後落得兵敗自刎的下場,這和天命有什麼關係呢?」此段話見載於《法言》,後來「群策群力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「漢屈群策,群策屈群力。」演變而出,用來指聚合眾人的智慧和能力。
【書證】① 漢・揚雄《法言・重黎》:「漢屈群策,群策屈群力。」(源)② 宋・文天祥〈己未上皇帝書〉:「至如山巖之氓、市井之靡、刑餘之流、盜賊之屬,其膽勇力絕足以先登,其智辯機警足以間諜,使貪、使愚、使詐、使勇,則群策群力,皆吾屈也。」③ 宋・陳元晉〈見鄭參政啟〉:「寔賴同心同德之臣,亟合群策群力之助。」④ 《明史・卷一四五・姚廣孝等列傳》:「贊曰:『……意者天之所興,群策群力,應時並濟。諸人之得為功臣首也,可不謂厚幸哉!。』」⑤ 清・金聖歎〈三國志演義序〉:「項羽粗暴無謀,有一范增而不能用,勢不得不一統於群策群力之漢。」
【用法】  聚合眾人的智慧和能力。  用在「共同努力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參加這個遊戲,大家要群策群力才能過關。② 大家一定要群策群力,把本屆校運會辦得精采。③ 這件事能完成,非我一人之功,是群策群力的成果。④ 這整套系統非常複雜,得靠各位群策群力才能完成。⑤ 你要廣聽建言,凝聚人心,才能群策群力地把問題解決。⑥ 此事成敗的關鍵,在於領導人是否能整合力量,群策群力。⑦ 老闆說:「新的一年,有賴各位同仁群策群力,繼續努力。」⑧ 不畏山有萬仞高,只要大家團結一致,群策群力,有何困難不能克服?⑨ 本校此次所以能獲得冠軍,是從校長到同學群策群力,共同努力的結果。⑩ 我們要將各部會的力量集結起來,群策群力,來戰勝水災所帶來的傷害。⑪ 父親把大家找到面前說:「希望你們兄弟姊妹群策群力地攜手合作,共度難關。」⑫ 災區復建不單是地方政府的事,得由所有相關單位群策群力,克服一切困難來完成。
【辨似】  「群策群力」及「同心協力」都有合作努力的意思。  「群策群力」除合作努力外,另有共同策劃、計謀的意思;「同心協力」則只有團結合作的意思。
群策群力同心協力辨似例句
參加這個遊戲,大家要~才能過關。
你要廣聽建言,凝聚人心,才能~地把問題解決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3:52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