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約法三章
释义
約法三章
注音ㄩㄝ ㄈㄚˇ ㄙㄢ ㄓㄤ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關聯:三章約
【釋義】漢高祖劉邦初入咸陽,臨時制定三條法律,與民共守。語出《史記・卷八・高祖本紀》。後用「約法三章」泛指事先約好或規定的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史記・卷八・高祖本紀》漢元年十月,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。秦王子嬰素車白馬,係頸以組,封皇帝璽符節,降軹道旁。諸將或言誅秦王。沛公曰:「始懷王遣我,固以能寬容;且人已服降,又殺之,不祥。」乃以秦王屬吏,遂西入咸陽。欲止宮休舍,樊噲、張良諫,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,還軍霸上。召諸縣父老豪桀曰:「父老苦秦苛法久矣,誹謗者族,偶語者弃巿。吾與諸侯約,先入關者王之,吾當王關中。與父老約,法三章耳:殺人者死,傷人及盜抵罪。餘悉除去秦法。諸吏人皆案堵如故。凡吾所以來,為父老除害,非有所侵暴,無恐!且吾所以還軍霸上,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。」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,告諭之。秦人大喜,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。沛公又讓不受,曰:「倉粟多,非乏,不欲費人。」人又益喜,唯恐沛公不為秦王。  ① 法三章:即殺人者死,傷人及盜抵罪三事。② 抵:相當、對等。
【典故】秦朝末年,天下大亂,群雄紛紛起兵抗暴,其中以劉邦和項羽的勢力最為強大。劉邦認為想要得到天下,必先得到民心,因此他很重視民心的向背,軍紀也相當嚴謹。當劉邦的軍隊前進至霸上時,秦王子嬰前來投降,有些將領建議把秦王殺了,但劉邦認為秦王既然已經投降,就不當殺掉他,否則會失去民心。後來劉邦進入秦朝首都咸陽之後,不久又還軍霸上,召集各地的父老豪傑,向他們宣布︰「父老們長久苦於秦朝的苛法,今日我既然最先進入關中,理當為關中的王,所以我要和父老們重新約定法律,新的法律只有三條,就是:殺人者要處死,傷人者要受處罰,搶劫者要判刑。其餘秦朝的苛法全部廢除。」百姓們知道了這個消息,都非常高興,更加愛戴劉邦,為日後漢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。「約法三章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,用於泛指事先約好或規定的事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漢書・卷二三・刑法志》:「漢興之初,雖有約法三章,網漏吞舟之魚,然其大辟,尚有夷三族之令。」② 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排調》:「與卿約法三章:談者死,文筆者刑,商略抵罪。」③ 宋・劉克莊〈沁園春・老子衰頹〉詞:「老子衰頹,晚與親朋,約法三章。有談除目者,勒回車馬,談時事者,麾出門牆。」④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二二回》:「安老爺、安太太,又因姑娘當日在青雲山莊有一路不見外人的約法三章,早吩附過公子:沿路無事,不必到姑娘船上去。」⑤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五一回》:「這位繼室夫人,生得十分精明強幹,成親的第三天,便和督辦約法三章,約定從此之後,不許再娶姨太太。」
【用法】  泛指事先約好或規定的事。  用在「制定規約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還未結婚,他們就已約法三章,婚後家事一律平均分擔。② 媽媽說:「我早就和你們約法三章了,功課沒作完不准看電視。」③ 既然我們已約法三章,理應一切依約行事,你怎可如此輕率反悔呢?④ 為了日後行事方便,我們雙方最好先來個約法三章,以便共同遵守。⑤ 一開學,導師就和我們約法三章,規定從此以後,不許再有遲到行為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41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