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粗枝大葉
释义
粗枝大葉
注音ㄘㄨ ㄓ ㄉㄚˋ ㄧㄝˋ拼音cū zhī dà yè近義:馬馬虎虎、草草了事、鹵莽滅裂、粗心大意反義:一絲不苟、細針密縷、精雕細刻、謹小慎微關聯:麤枝大葉、粗株大葉
【釋義】「粗枝大葉」之「粗」,典源作「麤」。「麤」同「粗」。簡略概括。※語或本《朱子語類・卷七八・尚書一・綱領》。後用「粗枝大葉」比喻疏略,做事不細密。亦用於比喻大體的輪廓。△「粗心大意」
【典源】▶ ※《朱子語類・卷七八・尚書一・綱領》〈書序〉恐不是孔安國做。漢文枝大葉,今〈書序〉細膩,只似六朝時文字。  ① 〈書序〉:《書經》的序文,疑為孔安國所作。② 孔安國:西元前156?∼前74?,孔子十二世孫,西漢大儒。治古文尚書,以今文讀之,又作古文孝經傳、論語訓解。③ 漢文:漢代的文章。④ 麤:音ㄘㄨ,同「粗」,不精緻、不細膩。⑤ 六朝:三國至隋統一前後三百餘年的歷史時期,稱為六朝。
【典故】「粗枝大葉」原作「麤枝大葉」。在《朱子語類・卷七八・尚書一・綱領》中,集錄後世各家對於《書經》成書時間和作者的質疑。因為漢代文章的文體粗枝大葉,簡略概括,然而〈書序〉文體細膩、精緻,像是六朝時的作品,所以認為〈書序〉不是漢代孔安國所作。典源中「粗枝大葉」是用來指文體的簡略概括,演變到元代石君寶《紫雲庭・第一折》:「我看不的你這般粗枝大葉,聽不的你那裡野調山聲。」則用來比喻疏略,做事不細密。清・夢麟〈澹道人秋色梧桐圖歌〉:「當其落墨時,倏欻風雨生,粗枝大葉氣橫出,披拂盡作秋聲鳴。」則用來形容作畫時構圖粗獷豪邁,氣勢縱橫。另外在《鏡花緣・第一六回》:「老夫於學問一道,雖未十分精通,至於眼前文義,粗枝大葉,也還略知一二。」則是用來比喻大體的輪廓。
【書證】① 元・石君寶《紫雲庭・第一折》:「我看不的你這般粗枝大葉,聽不的你那裡野調山聲。」② 清・夢麟〈澹道人秋色梧桐圖歌〉:「當其落墨時,倏欻風雨生,粗枝大葉氣橫出,披拂盡作秋聲鳴。」③ 《鏡花緣・第一六回》:「老夫於學問一道,雖未十分精通,至於眼前文義,粗枝大葉,也還略知一二。」④ 清・劉熙載《藝概・詩概》:「陸土衡詩,粗枝大葉,有失出,無失入,平實處不妨屢見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簡略概括。  用在「簡略草率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的報告寫得粗枝大葉,因此有許多處內容交待不清。② 整本書寫得極為粗枝大葉,看過後很難讓人能完全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。▶   比喻疏略,做事不細密。  用在「草率粗心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一向粗枝大葉,由他單獨承擔任務,主管總是不放心。② 他是個粗枝大葉的人,叫他做這種精細的工作,恐怕不妥當。③ 這件事充分暴露了老陳主觀的思想方法以及粗枝大葉的作風。▶   比喻大體的輪廓。  用在「概要輪廓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對於古典詩詞雖然不太精通,但粗枝大葉的知識我還略知一二。② 這門學科廣大深奧,一學年的課只能學個粗枝大葉,說不上有完整深入的認識。
【辨似】  「粗枝大葉」及「粗心大意」都有馬虎、不細心的意思。  「粗枝大葉」側重於形容輕率、不夠細膩;「粗心大意」側重於形容草率、不夠謹慎。
粗枝大葉粗心大意辨似例句
他是個~的人,叫他做這種精細的工作,恐怕不妥當。
他寫數學考卷時總不免~,已算出來的答案,竟然填錯了題號空格,實在冤枉!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4:15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