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移風易俗
释义
移風易俗
注音ㄧˊ ㄈㄥ ㄧˋ ㄙㄨˊ拼音yí fēng yì sú近義:改俗遷風關聯:風移俗易、變風易俗、變風改俗、風移俗改、易俗移風、移風革俗、移風改俗、風移俗變、移風易尚
【釋義】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。#語出《禮記・樂記》
【典源】▶ #《禮記・樂記》凡姦聲感人,而逆氣應之。逆氣成象,而淫樂興焉。正聲感人,而順氣應之。順氣成象,而和樂興焉。……然後發以聲音,而文以琴瑟,動以干戚,飾以羽旄,從以簫管;奮至德之光,動四氣之和,以著萬物之理。是故清明象天,廣大象地,終始象四時,周還象風雨;五色成文而不亂,八風從律而不姦,百度得數而有常;小大相成,終始相生,倡和清濁,迭相為經。故樂行而倫清,耳目聰明,血氣和平,移風易俗,天下皆寧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《荀子・樂論》。  ▶ 《荀子・樂論》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。其在序官也,曰:「修憲命,審誅賞,禁淫聲,以時順修,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,太師之事也。」墨子曰:「樂者,聖王之所非也,而儒者為之,過也。」君子以為不然。樂者,聖人之所樂也,而可以善民心,其感人深,其移風易俗,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。
【典故】〈樂記〉是古代流傳下來最早記錄音樂理論的文章。這篇文章談到音樂的產生及其作用,大意是:當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情感時,就會發出聲音。把各種聲音結合起來,加上舞蹈動作,就進而產生音樂。所以古代聖王都十分注重對人心會產生影響的事物,並且主張用「禮義」來導正人民的行為,以「音樂」來調和人民的心性。音樂之中,又以和善純正的音樂,最能讓人心平氣和,耳目清明靈敏,長期下來可以潛移默化人民的心性,進而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,使天下回復和平安寧。「移風易俗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,用於表示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。
【書證】① 《禮記・樂記》:「故樂行而倫清,耳目聰明,血氣和平,移風易俗,天下皆寧。」(源)② 《禮記・樂記》:「樂也者,聖人之所樂也,而可以善民心,其感人深,其移風易俗,故先王著其教焉。」③ 《荀子・樂論》:「樂者,聖人之所樂也,而可以善民心,其感人深,其移風易俗,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。」④ 《史記・卷八七・李斯列傳》引秦・李斯〈上書諫逐客〉:「孝公用商鞅之法,移風易俗,民以殷盛,國以富彊。」⑤ 《漢書・卷四八・賈誼傳》:「夫移風易俗,使天下回心而鄉道,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。」⑥ 《資治通鑑・卷一九二・唐紀八・太宗貞觀二年》:「苟無其本而徒有其末,一日行之而百日捨之,求以移風易俗,誠亦難矣。」⑦ 《醒世姻緣傳・第五二回》:「所以這做官的人,要百姓移風易俗,去惡歸良,合在那鼓舞感化。」
【用法】  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。  用在「改善風俗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世衰道微,人心不古;移風易俗,談何容易!② 移風易俗雖然很困難,卻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。③ 推廣這些淨化歌曲的目的在於移風易俗,矯正民心。④ 典雅的音樂具有移風易俗的功效,當然值得大力推廣。⑤ 這位鄉先輩在婚喪嫁娶等各方面帶頭移風易俗,深受好評。⑥ 想要移風易俗,不能光喊口號,唯有在上位者以身作則才能達到風行草偃的效果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3:59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