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相形見絀
释义
相形見絀
注音ㄒㄧㄤ ㄒㄧㄥˊ ㄐㄧㄢˋ ㄔㄨˋ拼音xiāng xíng jiàn chù近義:小巫見大巫、相形失色、瞠乎其後反義:不相上下、各有千秋、旗鼓相當
【釋義】形,對比、比較。絀,不足、短缺。「相形見絀」比喻相互比較之下,其中一方顯得不如對方。※語或本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九〇回》。
【典源】▶ ※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九〇回》這蘇州撫臺姓葉,號叫伯芬,本是赫赫侯門的一位郡馬。……一位赫赫侯府郡馬,自然有人照應,委了他一個軍裝局的會辦。這軍裝局局面極闊,向來一個總辦,一個會辦,一個襄辦,還有兩個提調。總辦向來是道臺;便是會辦、襄辦,也是個道臺;就連兩個提調,都是府班的。他一個部曹,戴了個水晶頂子,去當會辦;比著那紅藍色的頂子,未免相形見拙。何況這局裡的委員,藍頂子的也很有兩個;有什麼事聚會起來,如新年團拜之類,他總不免跼蹐不安;人家也就看他不起。那總辦更是當他小孩子一般看待。  ① 部曹:古代官署或部門分科辦事,因此明清時代稱掌管各部門的職官為部曹。② 頂子:指官帽上的「頂珠」。清朝官員的冠頂飾物,用寶石、珊瑚、水晶、玉石、金屬等製成,以頂珠的顏色與質地來區別官階的高低。
【典故】「相形見絀」指相互比較之下,有所不足。在清代小說中見有「相形見拙」一語,或為其原始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為清末小說,內容多描寫官場中種種醜怪現象,呈現社會異象。典源中所摘取的一段,描寫的便是官場中趨炎附勢的醜態。清朝官員可從正式服裝上看出官位的等級,甚至所受的俸祿,而官服中朝冠上的頂珠,便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識別標誌。官位等級不同,頂珠的顏色和質地就會有所不同,如文武一品官便一律佩有紅寶石的頂珠,其他等級的官員不得越級使用。各大小官員之間的來往,不論品行與官德,論的只是帽子上的那顆頂珠,人因之而貴,亦因之而賤。所以小小的官員蔡伯芬,總是為他頂上那顆不甚高等的頂珠而時感不安,與人相比時老是覺得自己較為拙劣,故有「相形見拙」之語。後來「拙」多作「絀」,「絀」亦指不足、短缺。「相形見絀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相互比較之下,其中一方顯得不如對方,或作為自謙之詞。出現「相形見絀」的書證如《歧路燈・第一四回》:「原來譚紹聞,自從乃翁上京以及捐館,這四五年來,每日信馬游韁,如在醉夢中一般。那日程希明當頭棒喝,未免觸動了天良。又見婁樸,同窗共硯,今日相形見絀。難說心中不鼓動麼?」
【書證】① 《歧路燈・第一四回》:「又見婁樸,同窗共硯,今日相形見絀。難說心中不鼓動麼?」② 《清史稿・卷一一〇・選舉五》:「乾、嘉以後,納貲之例大開,洎咸、同而冗濫始甚。捐納外復有勞績一途,捐納有遇缺儘先花樣,勞績有無論題選咨留遇缺即補花樣,而正途轉相形見絀。」③ 清・王韜《淞濱瑣話・卷一〇・徐太史》:「嗣楊兄弟先後成婚,女亦于歸,貴戚高姻,往來豪富,相形見絀。」④ 《續孽海花・第三五回》:「他心裡就以你為不安分,不可用,漸漸的疏遠你。實在的緣故,恐怕你的才大,相形見絀罷了!」
【用法】  相互比較之下,其中一方顯得不如對方。  用在「相較不如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與您的作品比起來,我的作品就相形見絀了。② 這部電腦體積小,速度快,功能強,讓同類產品相形見絀。③ 這棟摩天大樓建成後,附近原有的那些樓房不免相形見絀。④ 他出色的外表,不俗的談吐,優雅的風度,使其他來賓都相形見絀。⑤ 原以為自己應該還算不錯,那知真正和他一比,不禁感到有些相形見絀了。⑥ 我的作品難登大雅,與前輩的作品放在一起,就顯得相形見絀,怎敢獻醜。⑦ 跟這隻百斤的大海龜相比,那些經常見到的小烏龜就顯得相形見絀,微不足道了。⑧ 你這輛車子雖然不錯,但是和他那輛勞斯萊斯比起來,便相形見絀,小巫見大巫了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21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