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畫餅充飢
释义
畫餅充飢
注音ㄏㄨㄚˋ ㄅㄧㄥˇ ㄔㄨㄥ ㄐㄧ拼音huà bǐng chōng jī近義:望梅止渴反義:實事求是關聯:畫餅充饑、充飢畫餅
【釋義】畫餅解飢。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。語本《三國志・卷二二・魏書・桓二陳徐衛盧傳・盧毓》。後亦用「畫餅充飢」比喻徒事空想無益於事。△「望梅止渴」
【典源】▶ 《三國志・卷二二・魏書・桓二陳徐衛盧傳・盧毓》盧毓字子家,涿郡涿人也。……在職三年,多所駁爭。詔曰:「官人秩才,聖帝所難,必須良佐,進可替否。侍中毓稟性貞固,心平體正,可謂明試有功,不懈于位者也。其以毓為吏部尚書。」使毓自選代,曰:「得如卿者乃可。」毓舉常侍鄭沖,帝曰:「文和,吾自知之,更舉吾所未聞者。」乃舉阮武、孫邕,帝於是用邕。前此諸葛誕、鄧颺等馳名譽,有四(窗)〔聰〕八達之誚,帝疾之。時舉中書郎,詔曰:「得其人與否,在盧生耳。選舉莫取有名,名如畫地作餅,不可啖也。」毓對曰:「名不足以致異人,而可以得常士。常士畏教慕善,然後有名,非所當疾也。愚臣既不足以識異人,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為職,但當有以驗其後。故古者敷奏以言,明試以功。今考績之法廢,而以毀譽相進退,故真偽渾雜,虛實相蒙。」帝納其言,即詔作考課法。  ① 盧生:盧毓(?∼西元257),字子家,三國魏涿郡人。十歲而孤,以學行見稱。頗得魏明帝賞識,下詔任其為吏部尚書,掌管人才選用。② 啖:音ㄉㄢˋ,吃。
【典故】畫餅,畫成的餅。比喻徒具形式而無實用價值。根據《三國志》記載,三國魏盧毓為人正直不阿,敢於上諫直言,頗得魏明帝賞識,任命為吏部尚書,擔任推舉人才的工作。魏明帝向來厭惡那些聲名顯揚,卻無才學的人,這時剛好中書郎一職出缺,於是下詔要求盧毓推舉人才時要注重真才實學,不要選那些徒具名聲的人,否則便像在地上畫餅一般,只能看而不能吃。後來「畫餅充飢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。亦用來比喻徒事空想無益於事。
【書證】① 唐・馮用之〈權論下〉:「其或不可為而為,則禮義如畫餅充飢矣;不可施而施,則禮樂如說河濟渴矣;不可威而威,則刑名如治絲而棼矣。」② 《石門文字禪・卷一七・香嚴》:「畫餅充飢人笑汝,一庵歸掃南陽塢,擊竹作聲方省悟。」③ 宋・趙蕃〈晚行田間書事〉詩二首之二:「我生飽識田家趣,只坐無田歸計遲;縱是無田傭可得,莫將畫餅欲充飢。」④ 元・杜善夫〈耍孩兒・風調雨順民安樂〉曲:「若是攜得歌妓家中去,便是袖得春風馬上歸。同嶽司蹬弩勞神力,望梅止渴,畫餅充飢。」⑤ 明・湯顯祖《還魂記・第二六齣》:「他青梅在手詩細哦,逗春心一點蹉跎。小生待畫餅充飢,小姐似望梅止渴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。  用在「不切實際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的承諾只是畫餅充飢,你可別上當啊!② 不切實際的空想猶如畫餅充飢,於事無補。③ 畫餅充飢無法解決問題,讓我們立即行動吧!④ 你只知空談理想而不去實踐,不過是畫餅充飢罷了!⑤ 公司的改革不能畫餅充飢,必須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7 16:23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