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生殺予奪
释义
生殺予奪
注音ㄕㄥ ㄕㄚ ㄩˇ ㄉㄨㄛˊ拼音shēng shā yǔ duó關聯:殺生與奪、予奪生殺、生死與奪
【釋義】生存、殺害、給予、奪取。比喻人切身的一切事情。#語本《周禮・春官・內史》。
【典源】▶ #《周禮・春官・內史》內史掌王之八枋之法,以詔王治。一曰爵,二曰祿,三曰廢,四曰置,五曰殺,六曰生,七曰予,八曰奪執國法及國令之貳,以考政事,以逆會計。掌敘事之法,受訥訪,以詔王聽治。凡命諸侯及孤、卿、大夫,則策命之。凡四方之事書,內史讀之。王制祿,則贊為之。以方出之,賞賜亦如之。內史掌書王命,遂貳之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《荀子・王制》。② 內史:周禮春官之屬,掌爵、祿、廢、置、殺、生、予、奪之法。③ 八枋:八柄,即爵、祿、廢、置、殺、生、予、奪。④ 詔:音ㄓㄠˋ,告訴、告誡。⑤ 爵:古代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名位。⑥ 祿:俸給、官俸。⑦ 廢:停止、捨棄。⑧ 置:建立、設立。⑨ 殺:殺害。⑩ 生:生存。⑪ 予:給予。⑫ 奪:奪取。  ▶ 《荀子・王制》君子者,天地之參也,萬物之揔也,民之父母也。無君子,則天地不理,禮義無統。上無君師,下無父子,夫是之謂至亂。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婦,始則終,終則始,與天地同理,與萬世同久,夫是之謂大本。故喪祭、朝聘、師旅,一也;貴賤、殺生、與奪,一也;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、兄兄、弟弟,一也;農農、士士、工工、商商,一也。
【典故】「生殺予奪」分別指生存、殺害、給予、奪取。根據《周禮・春官・內史》記載,周朝內史掌管:爵、祿、廢、置、殺、生、予、奪等八柄,後來「生殺予奪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人切身的一切事情。出現「生殺予奪」的書證如宋・蘇洵〈上皇帝書〉:「其一境之內,所以生殺予奪,富貴貧賤者,皆自我制之,此固有以臣妾之也。」
【書證】① 宋・蘇洵〈上皇帝書〉:「其一境之內,所以生殺予奪,富貴貧賤者,皆自我制之,此固有以臣妾之也。」② 《元史・卷四七・順帝本紀十》:「一應軍機政務,生殺予奪,事無輕重,如出朕裁。」③ 《明史・卷二四四・楊漣列傳》:「陛下春秋鼎盛,生殺予奪,豈不可以自主?」④ 《東周列國志・第九七回》:「夫制國之謂王,生殺予奪,他人不敢擅專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人切身的一切事情。  用在「生死大權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落在敵人手中的俘虜,生殺予奪全由他人決定。② 在君主專制的社會,君王對臣民有生殺予奪的大權。③ 這個暴君大權在握,生殺予奪全憑一己喜怒,因此沒有一個人不懼怕。④ 在這個專制的國家中,執政者握有生殺予奪之權,人民毫無自由權利可言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8:01: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