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牛衣對泣
释义
牛衣對泣
注音ㄋㄧㄡˊ ㄧ ㄉㄨㄟˋ ㄑㄧˋ拼音niú yī duì qì近義:寒門飲恨關聯:泣牛衣、泣對牛衣
【釋義】牛衣,給牛隻禦寒遮雨的衣物,多用麻草編成。「牛衣對泣」指漢代王章家貧,沒有被子蓋,生大病時只能睡在牛衣之中,他自料必死,於是對妻涕泣訣別。典出《漢書・卷七六・趙尹韓張兩王傳・王章》。後用「牛衣對泣」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。
【典源】▶ 《漢書・卷七六・趙尹韓張兩王傳・王章》王章字仲卿,泰山鉅平人也。少以文學為官,稍遷至諫大夫,在朝廷名敢直言。……初,章為諸生學長安,獨與妻居。章疾病,無被,臥牛衣中,與妻決,涕泣其妻呵怒之曰:「仲卿!京師尊貴在朝廷人誰踰仲卿者?今疾病困戹,不自激卬,乃反涕泣,何鄙也!」後章仕宦歷位,及為京兆,欲上封事,妻又止之曰:「人當知足,獨不念牛衣中涕泣時耶?」章曰:「非女子所知也。」書遂上,果下廷尉獄,妻子皆收繫。  ① 章:王章(?∼西元前24),字仲卿,西漢泰山鉅平人。元帝時歷官至京兆尹。帝舅王鳳專權,章上書言鳳不可任用,應更選忠賢,被鳳誣諂下獄死。② 諸生:眾儒生。泛指在學的人。③ 長安:地約當今長安縣。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部,南依秦嶺終南山,北連渭河平原。當時為西漢首都。④ 牛衣:牛隻禦寒遮雨的衣物,多用麻草編成。⑤ 決:通「訣」,辭別、告別、永別。⑥ 涕泣:流淚哭泣。
【典故】王章是西漢人,在朝廷為官時,以敢於直言忠諫而得名。據《漢書・卷七六・趙尹韓張兩王傳・王章》記載,他出身寒微,早年還是個窮學生時,和妻子住在長安,生活極為困苦。有一次,王章病得很重,家裡卻連可取暖被子都沒有,只能睡在給牛隻禦寒用的衣物裡。這種牛衣是用亂麻編成。王章覺得自己這次一定好不了了,於是哭著和妻子訣別。王妻聽了丈夫的話,不但沒有同情哀憐他,反而把他罵了一頓,她說:「當今朝廷,有誰的才幹勝過你?現在不過是遭遇那麼一點困苦疾病,你就哭哭啼啼地無法振作,這樣怎麼做得了大事呢?」後來王章果然度過了難關,在元帝時升任為京兆尹。而當初他們夫妻二人在困頓中,病時只能以「牛衣」禦寒的那段故事,後來被濃縮成「牛衣對泣」,用來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,如明・張岱〈五異人傳〉:「昔日牛衣對泣,今乃富比陶朱。」便取此義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張岱《瑯環文集・卷四・五異人傳》:「昔日牛衣對泣,今乃富比陶朱。」② 明・袁宏道〈述內〉詩:「玉白水清欲何為,不記牛衣對泣時?」③ 明・湯傳楹《湘中草・卷六・與展成》:「此真舊日元龍豪舉,安能效小兒曹牛衣對泣哉?」④ 清・宣鼎《夜雨秋燈錄・三集・卷二・義貓》:「翁家乏食,借貸無門,典質己盡,搔首踟躕,牛衣對泣而已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。  用在「夫妻共苦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想起過去那段牛衣對泣的貧困日子,夫妻倆不禁掉下淚來。② 在那段最艱困的時期裡,他們不是牛衣對泣,便是相互怨懟。③ 雖然身處困境,夫妻總應攜手共度難關,徒作牛衣對泣,有何用呢?④ 憑著堅苦卓絕的精神,那對夫妻得以從牛衣對泣的日子揮脫而出,如今已是富甲一方。⑤ 在貧富不均的社會中,有錢人花天酒地,一擲千金,窮苦人家卻是吞菜咽糠,牛衣對泣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50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