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熟能生巧
释义
熟能生巧
注音ㄕㄡˊ ㄋㄥˊ ㄕㄥ ㄑㄧㄠˇ拼音shóu néng shēng qiǎo
【釋義】做事熟練了自然能領悟出其中巧妙旳竅門。※#典或出宋・歐陽修《歸田錄・卷一》。
【典源】▶ ※#宋・歐陽修《歸田錄・卷一》陳康肅公善射,當世無雙,公亦以此自矜。嘗射於家圃,有賣油翁釋擔而立,睨之久而不去。見其發矢十中八、九,但微頷之。康肅問曰:「汝亦知射乎?吾射不亦精乎?」翁曰:「無他,但手熟爾。」康肅忿然曰:「爾安敢輕吾射!」翁曰:「以我酌油知之。」乃取一葫蘆置於地,以錢覆其口,徐以杓酌油瀝之,自錢孔入而錢不濕,因曰:「我亦無他,惟手熟爾。」康肅笑而遣之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《朱子語類・卷一〇四・朱子・自論為學工夫》、《宗鏡錄・卷四五》。② 陳康肅公:陳堯咨,字嘉謨,生卒年不詳,宋閬州閬中人。以氣節自任,工隸書,善射。卒謚康肅。咨,音③ 矜:誇耀。④ 睨:音ㄋㄧˋ,斜視。⑤ 頷:音ㄏㄢˋ,點頭,表示招呼、應允或嘉許的意思。⑥ 忿然:憤怒的樣子。忿,音ㄈㄣˋ  ▶ 《朱子語類・卷一〇四・朱子・自論為學工夫》器之問:「嘗讀《孟子》『求放心』章,今每覺心中有三病:籠統不專一,看義理每覺有一重似簾幙遮蔽,又多有苦心不舒快之意。」曰:「若論求此心放失,有千般萬樣病,何止於三?然亦別無道理醫治,只在專一。果能專一,則靜;靜則明;明則自無遮蔽;既無遮蔽,須自有舒泰寬展處。這也未曾如此,且收斂此心專一,漸漸自會熟,熟了自有此意。看來百事只在熟。且如百工技藝,也只要熟,熟則精,精則巧。」▶ 《宗鏡錄・卷四五》佛云:「文殊,汝入不思議三昧耶?」文殊師利云:「不也,世尊。我即不思議,不見有心能思議者。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?我初發心,欲入是定,如今思惟,實無心相而入三昧。如人學射,久習則巧,後雖無心,以久習故,箭發皆中。我亦如是。初學不思議三昧,繫心一緣,若久習成就,則更無心想,恒與定俱。」
【典故】宋朝歐陽修所作的《歸田錄》,以短文的形式,記錄史官不記載的朝廷遺事、與士大夫笑談的話語,以備閒居時觀看。書中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:宋人陳堯咨對自己的箭術十分自豪。有一天他在家裡練習射箭,十支中有八、九支射中鵠的,站在一旁的賣油老翁看見了只是微微點頭。陳堯咨問道:「你也懂得射箭嗎?我射箭技術不夠精湛嗎?」老翁回答:「這沒有什麼,只是技巧熟練罷了!」陳堯咨聽了,憤怒的責怪老翁不該輕視他的射箭技術。老翁就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,葫蘆口上面放一枚銅錢,然後用杓子舀了一杓油,讓油呈一直線慢慢由銅錢中間的洞孔注入葫蘆中,卻沒有弄濕銅錢,接著他說:「這也沒什麼,只是技巧熟練而已。」除此之外,《宗鏡錄・卷四五》:「如人學射,久習則巧,後雖無心,以久習故,箭發皆中。」文意與「熟能生巧」有關,唯其是否為此一成語之出處,則有待商榷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熟能生巧」,用於表示做事熟練了自然能領悟出其中巧妙的竅門。
【書證】① 《九尾龜・第一一六回》:「你想他們那班部辦,從小兒不做別的事情,只捧著這些例案,當他四書五經一般,死命的揣摩簡練,還有父兄在那裏細細的教他,自然的熟能生巧,好像是他們的看家本事一般。」② 《七劍十三俠・第一五九回》:「昨者元帥命妾去破離宮,這離宮誠不易破,然熟能生巧,毫不為難,以妾一人就可破得。」③ 《鏡花緣・第三一回》:「俗語說的:熟能生巧。舅兄昨日讀了一夜,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,並且連寄女也都聽會,所以隨問隨答,毫不費事。」
【用法】  做事熟練了自然能領悟出其中巧妙的竅門。  用在「技藝純熟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打字一事,只要勤練,自然熟能生巧。② 學技術得靠琢磨,久而久之,自然熟能生巧。③ 庖丁解牛的神技,說穿了,也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。④ 這種熟能生巧的活兒,沒什麼大學問,幹久了就會上手。⑤ 學琴的要訣在於熟能生巧,只怕不肯下工夫,不怕學不成。⑥ 開車雖然不是什麼大本領,想要熟能生巧,也得開個一年半載。⑦ 我剛開始接觸電腦時十分生疏,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,現在已是熟能生巧了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7/1 2:54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