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淋漓盡致
释义
淋漓盡致
注音ㄌㄧㄣˊ ㄌㄧˊ ㄐㄧㄣˋ ㄓˋ拼音lín lí jìn zhì近義:刻畫入微、刻畫入微反義:不著邊際、輕描淡寫關聯:痛快淋漓、淋漓痛快、淋漓透澈
【釋義】淋漓,溼透的樣子。「淋漓盡致」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。※語或出明・李清《三垣筆記・卷上・崇禎補遺》。後亦用「淋漓盡致」形容表現生動逼真。
【典源】▶ ※明・李清《三垣筆記・卷上・崇禎補遺》內臣劉若愚先為霍給諫維華、楊侍御維垣所糾,擬絞繫獄。予於朝審時猶及見之獄中所著《酌中志略》,敘次大內規制井井,而所紀客氏、魏忠賢驕橫狀,亦淋漓盡致,其為史家必採無疑。然以如此博洽宏才,而迫於太監李永貞喚召,又知永貞必敗而不能見幾托病以去,致自罹網羅,可歎也。後竟斃於獄。  ① 大內:皇宮。② 井井:有條理的樣子。③ 客氏:西元?∼1627,明熹宗乳母。熹宗即位後,封為奉聖夫人。仗帝之寵信,與閹人魏忠賢私通,假傳聖旨,殘害后妃,為亂宮中。至思宗即位,法辦二人,客氏於浣衣局被鞭笞至死。④ 魏忠賢:原名魏盡忠(西元1568∼1627)。少嗜賭,無力償債,遂入宮為太監。與熹宗乳母客氏私通,受熹宗寵信,掌東廠之事。權傾一時,干朝亂政,結黨營私,誣陷忠良。有不服者,俱遭殺黜,媚之者稱其九千歲。思宗即位,發其奸,訴其罪,忠賢行至阜城,自縊而死,詔磔其屍。
【典故】「淋漓」是形容溼透的樣子。唐代韓愈的〈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〉一詩中,有「赤龍拔鬚血淋漓」一句,形容血流得很多的樣子。明末時的進士李清,曾在崇禎、弘光二朝為官,明亡後便歸隱鄉林,以著述自娛。《三垣筆記》是他記述在為官時的所見所聞,其中有一段記到熹宗時的一名太監,名叫劉若愚,頗有才學,被當紅太監李永貞招攬,從事主筆為文的工作。李永貞與魏忠賢一批人,仗勢干預朝政,結黨營私,劉若愚心知肚明,不敢有所反抗。魏忠賢失勢後,其黨羽都遭誅殺,劉若愚也遭彈劾入獄。李清在作官時,偶然讀到他在獄中所寫的《酌中志略》,感嘆他才識廣博,卻身不由己,最後被牽連而死於獄中,實在可惜。李清認為他這本書的價值極高,除了講到皇宮內的大小制度外,也將當時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的驕橫胡為,描寫得十分生動。後來原文中的「淋漓盡致」被摘出成為成語,用來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,亦用於形容表現生動逼真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李清《三垣筆記・卷上・崇禎補遺》:「予於朝審時猶及見之獄中所著《酌中志略》,敘次大內規制井井,而所紀客氏、魏忠賢驕橫狀,亦淋漓盡致,其為史家必採無疑。」(源)② 清・強望泰《強萼圃太守上當事三書・上駱籲門督部書》:「舊痾未已,新恙復增,怔忡則怵惕難安,脾泄則淋漓盡致。」③ 《品花寶鑑・第二七回》:「在京耽擱,不過一年半載,選到了,就要出京,不鬧個淋漓盡致,也叫人看不起,不像個公子官兒。」④ 《僑民淚》:「時適大雨,衣履沾濡,不覺淋漓盡致,同行者悲聲又起。」⑤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八六回》:「那姓蘇的,本來是個無賴文人,便代他作得淋漓盡致。他就喜歡的了不得,拿出去用起來。」⑥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九三回》:「便把苟才送少奶奶給制臺的話,加點材料,對同事各人淋漓盡致的說起來,大家傳作新聞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。  用在「生動流暢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本小說把官場上的陰險,描寫得淋漓盡致。② 他擅長用白描的手法,把場景和人物描寫得淋漓盡致。③ 戲劇中要藉由生動的對白,才能將人物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。▶   形容表現生動逼真。  用在「生動活潑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在這場比賽中,他們將團隊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。② 他淋漓盡致的演技,把這個角色詮釋得十分傳神。③ 他高妙的彈奏技巧,把這首曲子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。④ 這個角色可說是為她量身訂作,她一定能詮釋得淋漓盡致。⑤ 因為老師的嚴格要求,才讓每個學生把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。⑥ 雖然只是寥寥數筆,畫家已將秋天蕭瑟的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。⑦ 他將這個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,真不愧是本屆影展的最佳男主角。
【辨似】  漓,音ㄌㄧˊ。溼透的樣子。不可寫作「離」。致,音ㄓˋ。旨趣、事物的道理。不可寫作「至」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7:56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