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浮光掠影
释义
浮光掠影
注音ㄈㄨˊ ㄍㄨㄤ ㄌㄩㄝˋ ㄧㄥˇ拼音fú guāng lüè yǐng近義:走馬看花、蜻蜓點水
【釋義】「浮光掠影」之「掠」,典源作「略」,「略」通「掠」,為輕拂、輕拭而過的意思。「浮光掠影」指「表面反射的光」和「一閃而過的影子」,用來比喻見識粗淺,不夠仔細深入。※語或出清・馮班《鈍吟雜錄・卷五》。後亦用「浮光掠影」比喻文章言論的內容膚淺空泛。有時也用來形容印象不深刻。△「走馬看花」、「浮光漾影」
【典源】▶ ※清・馮班《鈍吟雜錄・卷五》滄浪云:「不落言筌,不涉理路。」按:此二言似是而非,惑人為最。夫迷悟相覺,則假言以為筌;邪正相背,斯循理而得路。迷者既覺,則向來之言還歸無言;邪者既返,則向來之路未嘗涉路,是以經教紛紜,實無一法可說也。此在教家已自如此,若教外別傳則絕塵而奔,誠非凡情淺見所測,吾不敢言也。至於詩者,言也,言之不足故長言之,長言之不足故詠歌之,但其言微,不與常言同耳,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?詩者,諷刺之言也,憑理而發,怨誹者不亂,好色者不淫,故曰:「思無邪!」但其理元或在文外,與尋常文筆言理者不同,安得不涉理路乎?滄浪論詩,止是浮光略影,如有所見,其實腳跟未曾點地,故云:「盛唐之詩如空中之色,水中之月,鏡中之象。」種種比喻,殊不如劉夢得云「興在象外」一語妙絕。  ① 滄浪:嚴羽,字儀卿,一字丹丘,自號滄浪逋客。南宋邵武人,生卒年不詳。為文學批評家,論詩以不涉理路、不落言筌為上,且以禪說詩,清人王漁洋本其說而立神韻一派。著有《滄浪詩集》、《滄浪詩話》等。② 浮光略影:浮光,物體表面反射的光。略影,即掠影,指一閃而過的影子。③ 「空中之色」諸句:嚴羽《滄浪詩話・詩辯》的原文作「如空中之音,相中之色,水中之月,鏡中之象」。④ 劉夢得:劉禹錫(西元772∼846),字夢得,唐彭城人。貞元九年進士,後為監察御史。因與柳宗元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,被貶為朗州司馬。晚年時,曾為太子賓客,故亦稱為劉賓客。劉氏擅長詩文,當時與白居易為好友,詩名相若。⑤ 興在象外:感興存在於表象之外。興,音ㄒㄧㄥˋ。詩六義之一,先言他物以引領所詠之事的詩歌作法。
【典故】「浮光掠影」,指「物體表面反射的光」和「一閃而過的影子」,都是指虛幻而難以深入觀察的事物。這個成語可能出自於清代馮班《鈍吟雜錄・卷五》這篇文章的「浮光略影」。馮氏糾繆的對象是宋代嚴羽所寫的《滄浪詩話》。嚴氏在《滄浪詩話・詩辯》中有一段話說:「夫詩有別材,非關書也;詩有別趣,非關理也。……所謂不涉理路,不落言筌者,上也。」嚴氏這段話的大意是說:詩的寫作,不是用來賣弄學問,談道說理的;所以詩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談論,也不要只是賣弄語言文字。馮班認為嚴氏用「不涉理路,不落言筌」來描述詩的寫作是大有問題的。詩是用來「言志」,也就是用來「說出意念」的,只是為了把感情充分發抒,所以演變成詠歌,這雖然和正常言語不同,但也是「言」呀!怎能說「不落言筌」呢?詩也可以拿來表述諷刺的情感,這也就是論理呀!怎麼可以說是「不涉理路」呢?因此他認為嚴羽的見解就像嚴氏自己形容盛唐詩所用的一些比喻:「空中之色、水中之月、鏡中之象」一樣,都是「浮光略影」,看起來似有見地,其實就像一個人的腳跟沒踏在地面上一樣,是相當地空泛,不可信的。後來「浮光掠影」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的「浮光略影」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見識粗淺,不夠仔細深入,也用來特指文章言論的內容膚淺空泛;有時也用來形容印象不深刻。
【書證】① 清・藍鼎元〈方輿小序〉:「代之言者,率又浮光掠影,語焉不詳。求其談之歷歷,如聚米畫沙,可按而行,渺未之見也。」② 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・卷二九五・集部・詩文評類一・滄浪詩話》:「又四靈之派方盛,世皆以晚唐相高,故為此一家之言,以救一時之弊。後人輾轉承流,漸至於浮光掠影,初非羽之所及知譽者太過,毀者亦太過也。」③ 《清朝四書文・廖騰奎・子謂子夏曰》:「思辭堅切,一洗浮光掠影之談。其篇法氣韻,亦深有得於古文者。」④ 《鏡花緣・第一八回》:「總之,學問從實地上用功,議論自然確有根據;若浮光掠影,中無成見,自然隨波逐流,無所適從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比喻見識粗淺,不夠仔細深入。  用在「敷衍隨便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本書要精讀,不能以浮光掠影為足。② 《老殘遊記》寫得很深入,絕非浮光掠影地看看就能完全領會。▶   比喻文章或言論的內容膚淺空泛。  用在「文章膚淺」、「言談空泛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種浮光掠影的言論,難以令人信服。② 議論必須確有根據,若只是浮光掠影,人云亦云,有何價值?③ 這篇論文表達的思想只是浮光掠影,所見欠缺深度,結語當然不著邊際。▶   形容印象不深刻。  用在「印象不深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浮光掠影憶往事,不堪回首話當年。② 人生如夢,夢中所見只是浮光掠影罷了。③ 浮光掠影地遊覽,怎能深入了解各個地方的風俗民情?④ 我當年住在北平的時間很短,如今只有些浮光掠影的印象。⑤ 那些地方我雖去過,但腦海中的浮光掠影,現在已模糊不清。
【辨似】  「浮光掠影」及「走馬看花」都有觀察粗略,不仔細深入的意思。  「浮光掠影」側重於見識膚淺或印象不深刻;「走馬看花」側重於行動匆忙急速。
浮光掠影走馬看花辨似例句
~憶往事,不堪回首話當年。
隨著旅行團出遊,每個景點都只能~,無從仔細欣賞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7:57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