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津津有味
释义
津津有味
注音ㄐㄧㄣ ㄐㄧㄣ ㄧㄡˇ ㄨㄟˋ拼音jīn jīn yǒu wèi近義:興味盎然反義:味同嚼蠟、枯燥無味、索然無味
【釋義】形容興味濃厚的樣子。※語或本明・毛以遂〈曲律跋〉。後亦用「津津有味」形容食慾盎然或食物的美味。
【典源】▶ ※明・毛以遂〈曲律跋〉(據明・王驥德《曲律》引)余不諳詞法而酷好詞致,猶憶弱冠之年,侍先君子山陰署中,獲同王伯良先生研席。先生於譚秇(藝)之暇,每及詞曲,津津乎有味其言之。余間舉古傳奇若雜劇中瑕瑜處相質,先生輒頤解首肯,謂可與言曲。先生於此道故本夙悟,加以精探逖攬,自宮調以至韻之平庂,聲之陰陽,窮其元始,究厥指歸,靡不析入三昧。  ① 譚秇:談論藝術。譚,同「談」。秇,本為「執」之異體,疑當作「藝」。
【典故】「津津有味」的「津津」,是形容豐厚、滿溢的樣子。「津津」是用來形容「精熟之氣」滿溢的樣子。後來,「津津」則又有濃厚的意思。「津津有味」這個成語,較早則見於明代王驥德的著作《曲律》中毛以遂所作的跋。文中提到的王伯良即是王驥德,其字伯良,工於詞曲,為明代著名的戲曲理論家,所著《曲律》為古典戲劇理論的經典之作。他在書中有言:「詩不如詞,詞不如曲。」(《曲律・卷四・雜論下》)由此可見他對戲曲的喜愛,所以毛以遂描述他:「每及詞曲,津津乎有味其言之。」也就是說他只要一談到詞、曲,絕對是充滿興味,滔滔不竭。後來「津津有味」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被用來形容創作或欣賞者興味濃厚的樣子。現在使用的語義更為廣泛,亦可用來描寫食慾盎然的樣子,或直接形容食物的美味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毛以遂〈曲律跋〉:「先生於譚秇(藝)之暇,每及詞曲,津津乎有味其言之。」(源)② 《二刻拍案驚奇・卷一八》:「玄玄子先把外丹養砂乾汞許多話頭傳了,再說到內丹採戰,抽添轉換,升提呼吸,要緊關頭。甄監生聽得津津有味。」③ 《野叟曝言・第二回》:「未公聽得顛頭播腦,把酒都忘記。……連那船家,亦覺入耳會心,津津有味。」④ 《文明小史・第一六回》:「賈家三兄弟同他兒子聽了,都覺得津津有味。」⑤ 《黃繡球・第四回》:「將自己與黃繡球怎樣發心,……一直說到那日出門看會以後情形,張先生聽來,覺得津津有味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形容興味濃厚的樣子。  用在「熱衷沉迷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本小說內容曲折離奇,讓人讀後覺得津津有味。② 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十分引人入勝,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。③ 王教授的演講十分精彩,讓在場人士聽得津津有味,欲罷不能。④ 他津津有味地談著這次的紐約行,每個人都聚精會神地洗耳恭聽。⑤ 小明津津有味地跟我聊起昨晚所看的連續劇,不知不覺就消磨了一個多小時。⑥ 雖然只是平凡的小故事,但在他妙語如珠的講述下,卻也讓人聽得津津有味。▶   形容食慾盎然或食物的美味。  用在「食慾極佳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雖然只是一些粗茶淡飯,李先生依然津津有味地吃著。② 逢年過節時,媽媽的拿手好菜每次都讓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。③ 小陳的廚藝很好,即使只用簡單的材料,也能作出津津有味的好菜。④ 趕了半天的路,大家都餓扁了,雖然只是路邊攤的陽春麵,個個也都吃得津津有味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8:12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