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铤而走险
释义 铤而走险
tǐng ér zǒu xiǎn    

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,则其人也;不德,则其鹿也,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”杜预注:“铤,疾走貌。言急则欲荫茠于楚,如鹿赴险。”《明史·忠义传六·蔡道宪》:“王不爱民,一旦铤而走险,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?”峻青《海啸》第四章八:“但他们当中,毕竟大部分是穷苦的劳动人民,而且大部分都是遭受压迫铤而走险逼上梁山的人。”亦作“铤鹿走险”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保路运动·四川铁路案档案》:“诚恐川人骤见兵威,妄思自卫,铤鹿走险,风鹤皆惊。”铤鹿走险】 tǐng lù zǒu xiǎn 见“铤而走险”。恫一体】 tōng guān yī tǐ 谓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,看作是自己的痛苦。太平天国 黄期陞《建天京于金陵论》:“恫一体,休戚相关,恩膏覃敷,海宇均蒙雨露沾濡。”恫在抱】 tōng guān zài bào谓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。清 冯桂芬《与许抚部书》:“执事恫在抱,诚欲继睢州、桂林之业,自非风行雷厉,恐无以溥实惠而挽颓风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十回:“前回一个大善士,专诚到扬州去劝捐,做得那种恫在抱,愁眉苦目的样子,真正有己饥己溺的神情。”恫心疾首】tōng xīn jí shǒu 形容极端痛恨。《新唐书·萧铣传》:“我先君昔事隋,职贡无废,乃贪我土宇,灭我宗祊,我是以恫心疾首,思刷厥耻。”参见“痛心疾首”。通变达权】tōng biàn dá quán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明 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馀·熙朝乐事》:“二公通变达权,皆可为长民者之法也。”通材达识】tōng cái dá shí 指博学多才、见识练达的人。宋 曾巩《寄欧阳舍人书》:“至于通材达识,义烈节士,嘉言善状,皆见于篇,则足为后法。”参见“通才练识”。通才练识】tōng cái liàn shí 博学多才,见识练达。唐 崔尚《唐天台山新桐柏观颂》序:“夫其通才练识,赡学多闻,翰墨之工,文章之美,皆忘其所能也。”通才硕学】tōng cái shuò xué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。郑观应《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》:“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,粗得西学皮毛,辄满口名词,自诩为通才硕学……有不可一世之概。”通都大埠】tōng dū dà bù 同“通都大邑”。燕斌《〈中国新女界杂志〉发刊词》:“近年以来,朝野上下,始从事于女子教育问题,通都大埠之间,女校相继成立。”通都大邑】tōng dū dà yì 四通八达的大城市。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吴组缃《山洪》二一:“他们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调来,有的来自极边远的省份,有的来自通都大邑。”通都巨邑】tōng dū jù yì 同“通都大邑”。郑观应《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》:“乡党闾巷虽有小学,洒扫、应对、揖让、事亲敬长之节不讲矣。通都巨邑虽有大学,而格致、诚、正、修、齐、治平之事不问矣。”通风报信】tōng fēng bào xìn 暗中传递消息。《黄绣球》第二十回:“那掌柜的说他恶毒,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,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。”欧阳山《圣地》一三二:“正是因为我们两个人有私交,更加因为我一心图报答,所以我才给你通风报信。”亦作“通风报讯”。秦牧《愤怒的海》六:“徐大奎进城到县衙门去了,芹姊觑了便,才赶回来通风报讯给我们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4759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7/1 5:15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