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形格势禁 |
释义 | 形格势禁xíng gé shì jìn 【词源】 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孙子曰:“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捲, 救斗者不搏撠。批亢捣虚, 形格势禁, 则自为解耳。” 【词由】 战国时, 魏国攻打赵国, 赵向齐求救。齐威王要孙膑带兵去,孙膑说:“我是受过刑的人, 不好带兵。”齐威王就命田忌为将, 孙膑为军师, 帮田忌出谋划策。田忌打算把军队向赵国进发, 孙膑说:“要把乱丝理好, 只能用手慢慢地解开来, 不能握紧拳头去使劲槌; 两人打架了, 要去用好话劝他们停止,而不能你也去插一手帮着打。今天救赵, 要撇开敌人实力强的地方,去冲击敌人空虚的地方。魏国实际上是受到了形势的阻碍和限制了,只要我们引兵往魏国都城进军,魏就要回兵自救, 赵国的围也就解了。”田忌接受了孙膑的意见, 果然使齐军兵不至赵而救了赵。 【词义】 事情受到形势的阻碍和限制,无法进行下去。格:阻碍。禁:制止、限制。亦作 “形禁势格”、“形劫势禁”。 【书证】 宋·苏辙 《唐论》: “有周秦之利而无周秦之害,形格势禁,内之不敢为变,而外之不敢为乱,未有如唐制之得者也。”清·王夫之 《读通鉴论·三国》:“非有伊尹放桐非常之举, 周公且困于流言, 况当纂夺相仍之世, 而先主抑有‘君自取之’之乱命, 形格势禁, 公其如小人何哉!”清·徐瑶《太恨生传》:“女非有意负生, 形禁势格, 变至无如何耳。”严复 《原强》:“夫奴虏之于主人, 特形劫势禁, 无可如何已耳,非心悦诚服,有爱于其国与主, 而共保持之也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