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 释义 飞扬:放纵;跋扈:蛮横,霸道。原指放荡高傲,不受约束。现形容骄横放纵。 出处 ❶ 唐·杜甫《赠李白》诗:“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。” ❷ 《北史·齐高祖纪》:“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,常有飞扬跋扈志,顾我能养,岂为汝驾御也。” 例句 ❶ 徐铸成《报海旧闻》三八:“段祺瑞依恃北洋旧将、各省督军的支持,真正把这位总统黎元洪视为泥‘菩萨’,不放在眼里,他的秘书长徐树铮更加飞扬跋扈,他把国务院的重要公文送去给盖印时,粗声粗气,动不动就瞪眼。” ❷ 郭沫若《论曹植》:“曹植的飞扬跋扈,不守纪律,真是足以惊人。” 近义 专横跋扈 称王称霸 辨析 “飞扬跋扈”偏重于指放纵不羁,目空一切;“专横跋扈”偏重于指恶横妄为,不讲道理。另见“称王称霸”。 连用 常与“目空一切”“胡作非为”“耀武扬威”等连用。 用法 用于贬义。 提示 “跋”不可写作“拔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