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当仁不让
释义 当仁不让dāng rén bù ràng
释义
当:面临,面对。原意是面对合乎道义的事,要抢着去做,即使老师在一边也不必谦让。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,就勇敢地承担起来,决不推让。
出处
❶ 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当仁不让于师。’”
❷ 《后汉书·曹褒传》:“夫人臣依义显君,竭忠彰主,行之美也。当仁不让,吾何辞哉!”

例句
❶ 叶圣陶《一篇宣言》:“王先生当仁不让,回来就起草了那篇宣言。”
❷ 茅盾《生活之一页》:“我们马上叫醒了同伴们,‘当仁不让’地也加入了那行动的队伍。”

近义
义不容辞
义无反顾
责无旁贷
反义
推三阻四
临阵脱逃
袖手旁观
作壁上观
辨析
“当仁不让”“义不容辞”“义无反顾”和“责无旁贷”都表示对正义的事情或应负的责任不推托、不辞让。“当仁不让”偏重情理;“义不容辞”“义无反顾”偏重道义;“责无旁贷”偏重职责。
用法
用于褒义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1132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10/14 14:42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