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邯郸学步hán dān xué bù 释义 邯郸:战国时赵国都城;学步:学习走路的姿势。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,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了。 出处 ❶ 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 ❷ 宋·姜夔《送项平甫倅池阳》:“论文要得文中天,邯郸学步终不然。” 例句 秦牧《艺海拾贝·“邯郸学步”》:“仅仅上面谈的这些,就足以见何以模仿之作一般在艺术水平上是比较低的,甚至不成样子,‘邯郸学步’一语,何以引起历代优秀的艺术家们那样多的警惕了。” 近义 东施效颦 寿陵失步 反义 标新立异 取长补短 辨析 “邯郸学步”和“东施效颦”都形容胡乱模仿别人。“邯郸学步”强调学习别人的,忘掉自己的;“东施效颦”强调生搬硬套。 用法 用于贬义。 也作 学步邯郸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