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成语
邪不干正
释义
邪不干正
xié bù gān zhèng
释义
指邪术不能压倒正气。
出处
❶ 唐·韦徇《刘宾客嘉话录》:“此邪法也。臣闻邪不干正,若使咒臣,必不能行。”
❷ 宋·王谠《唐语林》卷三:“贞观中,西域献胡僧咒术,能生死人。……帝以告宗正卿傅奕,奕曰:‘此邪法也。臣闻邪不干正,若使咒臣,必不能行。’”
❸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蠡县有凶宅,一耆儒与数客宿其中。夜闻窗外拨剌声,耆儒叱曰:‘邪不干正,妖不胜德。余讲道学三十年,何畏于汝!’”
例句
巴金《随想录》一二九:“同他们交谈,我也感到放心,我也是相信邪不胜正的人,我始终乐观。”
也作
邪不胜正
随便看
明目达聪
明眸皓齿
明知故犯
明知故问
明窗净几
明若观火
明辨是非
明镜高悬
昏天黑地
昏头昏脑
昏定晨省
昏昏欲睡
昏昏沉沉
易地而处
易如反掌
易如拾芥
易如翻掌
易子而食
昙花一现
星前月下
星奔川骛
星星之火
星星点点
星火燎原
星移斗转
成语词典包含1132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Copyright 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11/29 2:05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