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退避三舍
释义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è
释义
退:退却;避:回避;舍: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。原指与敌方作战时军队后撤一定的距离。后比喻对人让步,避免冲突或比喻自己不敢跟人相比。
出处
❶ 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载: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,楚王在接待他时问他将来怎样报答。重耳说如果晋楚两国打仗,便让晋军退避三舍。后来晋楚在城濮之战时,重耳果然退军九十里,履行了诺言。
❷ 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五回:“按行军三十里一停,谓之一舍,三舍九十里,言异日晋楚交兵,当退避三舍,不敢即战,以报楚相待之恩。”
❸ 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一〇回:“两公子将此书略翻了几页,称赞道:‘贤侄少年如此大才,我等俱要退避三舍。’”
❹ 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回:“这叫做群仙领袖,天子门生,一种富贵聪明,那苏东坡、李太白,还要退避三舍,何况英国的培根,法国的卢梭呢?”

例句
顾笑言等《李宗仁归来》第六章:“即或是国家总理的车辆,也要退避三舍。”
近义
委曲求全
反义
针锋相对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1132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10/13 15:43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