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公而忘私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 为了公家的事情而忘了个人的私事。形容不考虑个人利益。 出处 ❶ 汉·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故化成俗定,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。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在。” ❷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。’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,你我为朝廷办事,就是不顾私亲,也还觉得于心无愧。” 例句 周恩来《学习雷锋》:“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,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,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。” 近义 大公无私 公正无私 舍己为公 反义 损公肥私 假公济私 辨析 “公而忘私”和“公正无私”都有不考虑个人利益的意思。“公而忘私”强调无私,用来称颂忘掉自己,只顾公家;“公正无私”强调公正,用来称颂决不偏私,正直公道。 连用 常与“国而忘家”连用。 用法 用于褒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