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十羊九牧 |
释义 | 十羊九牧 【拼音】:shí yáng jiǔ mù 解释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出处 《隋书·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示例 杨伭公则云必须直词,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,~,其令难行。 ★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叙事》 近义词 僧多粥少、人浮于事 反义词 语法 作定语、补语;指多头领导 英文 overstaffed 成语故事 北周后期,隋文帝取代北周政权后,恢复汉制,把国土重新划分成很小的郡县进行管辖,造成官员成倍地增加。杨尚希对此忧心忡忡,看到每年开销急剧增加就上书隋文帝要改变这十羊九牧的局面。隋文帝采纳了建议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44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