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胸有成竹 |
释义 | 胸有成竹 【拼音】: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解释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。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。 出处 宋·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 示例 毛委员~,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。 ★陈伯钧《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》 近义词 成竹在胸、心中有数 反义词 心中无数、茫无头绪 歇后语 心口窝生笋子;肚脐眼上长竹子 语法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同“成竹在胸” 英文 to have a well-thought-out plan beforehand 日文 胸(むね)に成算(せいさん)がある 法文 avoir un plan bien arrêté 德文 für etwas schon ein Konzept haben 成语故事 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文同都擅长画竹,苏轼习惯画墨竹,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。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,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,因此画出的竹子各具形态,栩栩如生。画家晁补之称赞文同画竹是“成竹已在胸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44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